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3章 连环三(第1页)

183。连环(三)

李子淳弹唱琵琶这段虽然平静如水,整张桌子上也只是简单的鼓掌,说着“优秀”、“好棒啊”之类的话语,但在观众看来,这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表演水准了,但就这对乐器本身的理解,已经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有了这一手琵琶小段打头,下一期音乐也算是有了看点。

李子淳丝毫不害怕现场的这万名观众会泄密,因为他们说出去也没人会信。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手琵琶弹得出神入化,玩转各色曲调,连写带演十几国风佳作,你信吗?

李子淳自己都不信。因为这些歌哪怕是在蓝星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地方也要十几年的积累,从来不是谁想唱就随便能弄出来的。

2o15年以后的音乐虽然曲风都有相似的地方,佳作很少,但依然并不妨碍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出其不意的爆款。

如果这个次世界有人能复刻出来,那么他一定是另一个世界的穿越者或者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而李子淳,靠的不过是他那强的记忆力,以及这原身记忆所自有的高编曲能力。

既然官方想要耗尽他的才华,那就索性当着现场观众一次性全部放出好了,让大家知道电视台剪辑放了什么,没放什么。

琵琶展示完了之后,李子淳在观众的掌声里一步步慢慢走到了钢琴边上。他随意又轻柔地敲了几下键盘,淡淡地笑了。

上一次在公开场合弹奏钢琴曲是什么时候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这个“钢琴王子”当得好像不称职呢。

李子淳也并不想弹奏什么名曲,或者技法高深的佳作,只是简单沉思了一会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弹起了这《城南花已开》。

优美动听的旋律从他指尖流出,简单干净。

这歌是非常好听的,感觉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幸福。

曲子清幽宁静,在偌大的剧场里面回荡。

李子淳不禁想起这个钢琴曲背后的那个真实故事。

故事里有一个得了骨癌的少年。他喜欢春天,喜欢繁花,喜欢音乐,喜欢在喧嚣的网上看这个热闹的世界。他还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城南花已开”。

少年喜欢一个叫做“三亩地”音乐人。他通过网易云私信三亩地说,他得了骨癌,是晚期,可能还有半年的时间。希望他能用他的云音乐Id写曲子,少年很喜欢自己的Id。

可能是怕三亩地不相信自己的事儿,就给他了很多医院的照片,三亩地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去创作。

总有人在等花开,我也在等花开,我开始不喜欢等,但我想看花开的第一眼,巴金说过“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们心里一定还有那一点微光在摇晃着。

一切都会好的,城南的花都开了。

。。。。。。

最后三亩地就创作了这音乐送给他,希望他可以一切平安,早日康复。

尽管少年最终还是离开了,斯人已逝,不过是又一桩城南旧事,愿天堂安好。

李子淳弹着弹着,感触越来越深,自己在这个次世界挣扎求生,一步步走过来,也是向脑内的定时死亡系统开炮,他要不停歇地前进,绽放自己的花色给世界欣赏,一步步向前,走向自己的彼岸。

而现在,他弹着弹着虽然这样的想法仍在,但是心境却孑然不同了。

以前他还可以骗自己说是为了和前世的妻子再见面,但现在,有了赵千帆之后又有了杜子桦,自己都觉得贪心又变态。

这种自我催眠的麻醉和装作看不见事实的心理遮蔽,突然间就醒了过来。

这些日子和两人在一起的日子是真的,感觉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怎么能因为它终将消逝而当做不存在呢?

他享受现在和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这一刻,他终于接纳了这个自己。

此时,他竟有种“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的释怀。

因为有了这突然的灵机,他弹奏的钢琴曲从旋律到编曲干净、丰富、有层次,美好到震人心魂。

整个现场都被突然治愈了,连座位上的小孩子都不哭不闹的,安静悠然。

李子淳整个演出更像是一场与这个大周都城上京最后的告别,饱满决绝,不留余地。之所以现场会有这些观众,不过是想看看官方是怎么管控民众的喉舌,自己演出了这么多,最后能播出几歌呢?

除了这些音乐的展示,李子淳还给顾谦意写了一白居易的《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