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章 客户与产品定位(第2页)

5、可靠性高,使用和修理成本低,即好用易修,豪而不奢,买得起更用得起,不必担心生磕磕碰碰。

6、科技含量依然很高,不输市场主流车型。

对以上这十个的客户与产品定位标签。

在场的技术骨干和研人才们,纷纷举手提出了他们的问题。

动力专家程跃东问道:“叶总,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又非常注重实用和性价比,我们拿什么说服他们,购买一款大学生创业团队研的、价格要百万以上的豪车呢?这两者本身就是非常冲突和矛盾的,怎么打破他们对年轻人普遍浮躁的刻板印象?怎么让这些中老年人群体,接受我们的造车理念?”

“简单,一是要靠先进的技术,二是看营销策略,但你们只需把技术那块做好,营销那块我已经有了相应的方案,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保证,关于星云汽车的理念宣传,一定会进入到目标客户群体的视线中。”

叶云明回答道。

“技术?”

汽车底盘专家费全摇头道:“叶总,我们一共就几百人的团队,兵少将寡,能拿出什么先进的技术来?又有多少的研资金?最后拿出的产品,能否具有足够强的市场竞争力?”他连续问出多个问题。

“你这些问题问得好。”

叶云明点头,看向他道:“资金问题别担心,百亿左右是拿得出来的,另外电机、电池、电控等方面,可以找外部供应商解决,我们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两个,一是基于‘电磁减震’的底盘悬挂技术,用于提高乘客的舒适性,成为乘坐舒适性最高的车;二是基于‘同磁相斥’原理的磁盾技术,用于大幅提高安全性,成为安全性最高的车,没有之一。”

即‘电磁悬挂’和‘磁盾防护’技术。

当然,这两项技术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实现原理非常简单,且完全一样。

‘电磁悬挂’的原理,就是使用一根粗壮的缸筒,里面塞入两个可滑动的线圈棒,通电后就会产生磁场,而两个相同的磁极靠近后,根据‘同性相斥’原则,只要线圈棒靠的越近,斥力越强;离的越远,斥力越弱。

而星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线圈棒之间的斥力大小,想让‘电磁悬挂’硬一点,就把电流加大;想让‘电磁悬挂’软一点,就把电流降低,或进行动态平衡控制,从而获得最舒适的驾驶状态。

对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弹簧式悬挂,调教完全看各自厂家的功底,不具有后期可变性,跟‘电磁悬挂’相比,属于被吊打的存在,领先了整整一个维度。

‘磁盾防护’技术也是如此,这技术并不是在车体周围,生成一个隐形护盾什么的,而是依然在车体的框架构造内,嵌入多个的‘缸筒’装置,里面也有可滑动的线圈棒,一旦遭到外部撞击,线圈棒受力生移动,就会靠近另一端的线圈棒,从而产生斥力,对抗形变的加剧。

且外部撞击越猛烈,车体形变越多,缸筒内部的斥力就越大,确保总能形成一小块的‘生存区域’,极大降低乘客伤亡概率。

而这项‘磁盾防护’技术,虽属于被动缓冲式防护,但其防护力,远远过那些号称使用22oo兆帕核潜艇钢的车型,因为潜艇钢虽硬,但防护区域有限、用量较少、存在承受上限,难以做到全面防护。

如此!

‘电磁悬挂’带来的级舒适性。

‘磁盾防护’带来的级安全性。

仅仅凭借这两项的核心技术,叶云明认为,星云汽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卖个几万台应该不成问题,毕竟那些中老年的有钱人,谁不愿意坐上全世界‘最舒适、最安全’的车?

“叶总,这两项技术确实不错,实现原理也很简单,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电机工程师史永强,举起手提出一个问题:“一旦把这两项技术,应用到汽车上,耗电功率至少增加二三十千瓦,每小时多用几十度电,意味着续航至少减半,原本5oo公里的续航,最多跑25o。若不是耗电太高,其它厂商可能早就用上这两项技术了,另外散热也是个大问题,如果车辆行驶在颠簸路段,悬架缸筒内部会很容易过热。”

“能耗不用担心。”

叶云明道:“我这有个供应商渠道,可以买到最先进的纯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过55o,不用担心影响续航,至于缸筒热问题,内部使用导材料就行,不产生多余热量,过热问题不会生。”

听到这里。

在场的众研骨干,眼睛终于亮了不少,开始有了一定的信心。

一位叫刘建的软件工程师,搓着手,颇为兴奋的道:

“我没想到叶总您准备的这么充分,看来是真心想干出一番成绩,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一是顶级的舒适性,二是顶级的安全性,三是高能固态电池可以拿到,等于舒适、防护、电池三大块,我们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再把营销做好一点,着重强调用户的隐私,不要弄那么多的屏幕、摄像头、传感器,砍掉花里胡哨的冰箱彩电大沙!甚至联网都不需要,把隐私保护做到极致后,加之电动车用的零件少,构造简单,可靠性高,合计是足足五项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推向市场,面向高端客户,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拒绝星云汽车的理由是什么?”

“好!看来我的造车理念,终于有人看透彻了,不枉我耗费那么多的口水了。”

叶云明非常高兴,记住了这个叫刘建的工程师,把他列入了优先考察和提拔对象。

这时。

在场的其他人,也基本都明白过来了,有人拍手叫绝,有人连连称妙,觉得叶总的这个造车项目,确实有那么三五成的搞成希望,顿时充满了动力,一个个都看到了虽有些模糊,但的确有可能实现的伟大目标,故而不再迷茫,只想铆足劲的好好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