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全村捞鱼忙(第2页)

人真的不能拿婚姻做赌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家媳妇和黄家媳妇,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待遇。

地里再忙,黄家媳妇都不下地,地多忙不过来就顾工,等农闲了,兄弟几个也有手艺,出去做活赚点钱,家里媳妇只管看家带孩子。

不像王家,娶了媳妇当牛用,大嫂专门做饭在家做家务,她和老二家媳妇进门就下地,怀孕了挺着肚子也不能闲着。

生了三丫头,她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婆婆进进出出给她脸色看,嫌弃是个女娃,一直到生了栓子才好过点

王三嫂扯着三丫头胳膊就进了屋,屋里,王老三正和儿子栓子歪被窝里躺着。

儿子穿个小夹袄整个身子都快露在被子外面了,王老三只顾自己,连儿子也不管。

王三嫂看了更是一肚子火气“王老三,你看看你,连儿子都不顾了,要是摔下来,摔出个好歹,看你老了谁给你摔火盆。”

王老三只觉得这个女人刮躁,不耐烦地翻个身继续睡,冬天想睡个觉家里都不安生,那像隔壁黄家几个媳妇,进进出出都是笑脸相迎。

隔壁的黄家,不但几个媳妇喜笑颜开,家里的汉子孩子都是开心地合不拢嘴。

今天,可能是因为夜里更多的鱼被吸引过来,虽然砸开的河面还是结了一层冰层,但是并不影响它们对氧气的渴望,冰面一砸开,许多鱼就纷纷跃出水面。

黄老三用木板给黄豆拖到大堤,放下黄豆,他就把已经装满鱼的桶放在木板上,急忙往家里拖。

木板不是很宽,但是用绳子系起来,刚好可以并排放六只木桶,这样就比一趟只能拎两只木桶效率高很多了。

家里没有那么多木桶,就拿了平时背东西的竹篓装,反正来回不耽误,一时半会鱼离了水也死不掉。

没到中午,雪小了一点,黄老大兄弟三人带着黄德磊从镇上已经卖完鱼回来。

今天四人带鱼进镇子,比预料的更好,直接就被镇上两家大酒楼给包圆了。

原本先到的一家还想杀杀价,全部包圆,刚开始谈价格,另一家就到了。结果,价格没谈下来,还涨了,为了鱼卖给谁家,两家酒店采买差点打起来。

后来还是黄德磊让两家平分,又允诺下午再送一批来给两家分,才算勉强接受。

这两家南山镇最大的酒楼一直就是竞争对手,黄家兄弟,谁也不好得罪,只能尽量圆合。

黄老大四人回来,直接也不回家,到了堤坝上就下去帮忙。

因为人多,干脆隔了十几米开外又砸了一个冰洞出来。

中午,爷几个忙的都不愿意回家吃饭,还是黄豆对回家送鱼的二伯说,中午实在舍不得回来吃饭就让大家轮换着吃饭。

反正要往家里送鱼,还要去镇上送鱼,不吃饭怎么行。

吃完饭,黄老大和黄老四又跑了一趟镇上,这次,他们没用独轮车,而是把家里的门板卸了下来,大家直接把鱼送到大路,一路兄弟两轮流拖去了镇上。

别说,不但度快,而且比早上送的还多。

晚上全家歇下来吃晚饭的时候,黄豆忍不住建议,不能一直捕捞,这样不但大家身体受不了,鱼也卖不上价格。

最关键的是,他们是占了地势的便利,还没被人现,一旦现,肯定大家都要来破冰捞鱼。到时候,鱼价掉还没什么,有人不注意安全,太心急掉进渠道河里就是要命的事情。

黄老汉沉吟一会点头拍板,明天早上再送一趟鱼给两家酒楼,大家就在家好好休息两天。

第三天再去捕鱼,等第四天逢集再去卖鱼。如果酒店要鱼,也只能和他们说,以后逢集才能送鱼过去。

吃了晚饭,黄老汉又单独嘱咐四个成年的儿子,让他们每天等天黑前,趁大家都不出来的时候去破冰的地方再砸一遍。

有鱼跳出来就捡回来,等到水面结了薄冰,没有鱼跳了再回来。这样,等几天去捞鱼不用再费劲砸一遍冰了。

黄家四兄弟听了,连连点头,即使老爷子不吩咐,他们也会这样做的。

这个冬天,黄家全家都是在捞鱼卖鱼休息中度过。

一直到临近春节前一天,黄老大在镇上卖鱼,碰见了村里去镇上办年货的王家兄弟,大家才知道黄家在渠道河里捞鱼。

村里人纷纷出动,渠道河被砸的七窟窿八眼。南山镇上过完年,初五刚开集,就有十几家卖鱼的摊位,鱼价一掉再掉。

而黄家,过了年就已经不捞鱼了,毕竟鱼价掉了,而且河面被砸的到处是窟窿,已经没有多少鱼可捞了。

不过,每年冬天,砸冰窟窿捞鱼卖,让靠近渠道河的村子都了一笔小财。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