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3章 云南虫谷四(第1页)

听闻有规格不下于秦皇陵的汉代古墓现世,地方守备部队出动的度还是很快的。

原本北京的考古研究所那边还想抽调一支专业的专家教授团队过来保护陵墓,只不过被李承志以此地毒嶂遍地、且陵墓的自毁机关已经启动为由拒绝了。

开玩笑,谁知道那什么乌头肉芝是电视剧里那样一颗手榴弹就能炸死,还是跟原着里描述的那样最终得主角团借助虫谷入口、青龙顿笔、屏风走马的风水地势,才能将体内充满混沌之气的它彻底消灭?

万一是后者,那他妈来多少人都是送菜。

培养一个专家教授不要钱啊?

就是死一个无辜的看守人员那也是重大事故,谁还不是爹生妈养的肉体之躯?

很快,66续续的驻地士兵在李承志留在外边的后勤团队的帮助下,同样借助飞艇进入山谷。

然后在王建军的指引下潜水进入献王墓地宫。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双方也没来得及寒暄几句。

云南的考古队专家就赶紧指挥士兵们封存古尸、打包文物,尤其是那四座价值惊人的仙王三世棺。

特别是那座青铜椁以及无缝石棺,保守估计都得是战国时代的东西,甚至还有可能是中古之前的,价值惊人。

目前为止世界上现的最古老的石棺为2o18年9月,由埃及文物部任命一个考古专家委员会来打开的一个长约2。65米,高约1。85米,宽约1。5米,重约3o吨巨大黑色花岗岩石棺。

这座墓葬可以追溯到托勒密王朝时期。

托勒密王朝是公元前3o5年至公元前3o年统治了大约三个世纪的古希腊王朝。

同时,这个石棺2ooo多年来没有被打开过。

而中国近代现的最古老棺材为197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在古滇国遗迹里面现的一具具铜棺大概跟眼前这座献王墓同时期。

进行放射性碳素鉴定后得到一惊人答案,其年代距今已有235o年的历史,乃中国棺木之“鼻祖”。

但是不要忘了,献王布置的这几座棺材乃是他为自己找的“前三世”,时间还要更早。

激动地云南当地的几位专家抱着几具棺材大呼:“稀世奇珍、稀世奇珍呐。。。。。。”

想到他们来的时候肯定已经在山顶看到献王为自己准备的凌云宫、会仙殿,所以李承志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提醒:

“各位教授,虽然我知道你们现在肯定很激动,但是各位还是先听我一言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目前咱们还不具备开这座墓葬的条件”

领头的一位学者平复了一下心情,扶了扶自己厚厚的眼镜,先是握住李承志的双手上下摇动:

“感谢李先生为国家考古事业做出的贡献”

这里提一句,李承志每次的下墓考古行动都是在国家以及当地的文物局备过案的,合理合法,而且也明确说过不破坏墓室结构,不拿里面的一针一线。

国家考虑到他的功劳,觉得人家只是出于自己一点小小的求知欲以及冒险精神,无伤大雅。

这才勉强同意的。

只听老先生又道:“但是不知您说的还不具备考古条件指的是?”

李承志拿出陈瞎子给他的古滇国人皮地图耐心给考古队解释:

“各位请看,这是我公司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送给我的藏宝图。

上面记录的就是这座献王墓原本的进入路线。

其实我们从飞艇上翻阅山脉进入山谷是一种取巧的、也是万不得已的办法”

“哦?怎么说”

这时候的专家学者们冒险精神以及为了科学献身的觉悟是有的,如果只是一点小小的困难他们是不怕的。

入所能够深入掘这座中国考古学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不敢说最大但也数一数二的献王墓葬群,名留青史绝不是夸张。

哪位文人学者能够经得起这种诱惑啊!

只不过面对这种情况李承志不得不再次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指着地图给他们解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