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7节(第1页)

原本就心不定,反反复复的折腾,忽冷忽热,本来丈夫在家里呆的时日就不多,时间长了有感于她暴躁易怒的性子,偶尔夫妻俩个在一起,好不容易能说几句和气话了,也不知哪句话触着了她的逆鳞,一个不小心她就怒了。

崔二郎都觉得她的性子可怕,跟文姨娘提起来还要叹一句:“当初娶的时候瞧着生的也跟花朵儿一般,真是没瞧出来她的性子居然是那样儿的。”

文姨娘还不知道崔夫人对宁景兰的态度,只自己暗中揣测着崔家可能对这位奶奶并无好感,不然何至于在外面给儿子聘妾室,但嘴上却不能留下什么话柄,她是温柔善良的,说出来的话也必须符合自己一贯的形象:“奶奶许是在家里呆的闷了,又时常见不到夫君,难免想念夫君。夫君时常不在她身边,多哄哄她就好了。”

崔二郎搂了文姨娘在怀里叹气:“她若是有你一半的温柔懂事,我都不可能将她冷落这么多年,实是她有时候让人气恼的紧。”原本就是顺应了崔夫人之意,可当初多少心里还是有些同情怜惜宁景兰的,好歹年轻的小夫妻,也曾有过柔情蜜意的时候,只是后来渐渐的宁景兰的娇俏被文姨娘的温柔取代,再被她三不五时闹一场,那点子夫妻情谊早被磨的一干二净了。

文姨娘算着崔连浩任期,背着崔二郎还要抹眼泪。等崔二郎从书院回来,丫环还悄悄儿向崔二郎道:“姨娘这两日不知为何,等送走了二爷,总在自己房里抹眼泪。”

晚上熄了灯,崔二郎再问起她为何要哭,文姨娘起先不肯说,问的急了才泣道:“我舍不得与郎君分开,一想到以后要与郎君分开,只觉得生不如死!”

崔二郎大惊:“我几时说要与你分开了?”

文姨娘抹着眼泪道:“府君大人马上任期将满,届时郎君走了,我与磊哥儿怎么办?”

磊哥儿才两岁,正是文姨娘所出。崔二郎好容易得着个儿子,喜的跟什么似的,日日回来要陪一回儿子。

文姨娘不过是欲擒故纵,但她的意思与崔夫人问及崔连浩的却是同一个意思:既然崔家举家要迁,那她与磊哥儿是不是也可以跟着同行?

文姨娘可不想舍了崔二郎,跟了这个男人这么些年,她都已经可以将他家里的大房忽略不计,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崔二郎都陪在她身边的,可是跟着崔府君一起回京述职,她却不能急赤白脸的问到知府衙门去,只能从崔二郎这里摧问。

“傻瓜!不管我丢下谁,也不可能丢下你啊!等我回头禀过父母再来告诉你!”

崔连浩回答崔夫人的却是大笑不已:“磊哥儿是咱们的孙子,咱们回京述职,他跟他姨娘自然也跟着去。”

崔夫人还有几分担忧:“那南平郡主那里,还有晋王那里……”到底还是有些担忧的。

崔连浩笑的更厉害了:“傻夫人,南平郡主与晋王算什么?不过皇室宗亲,如今你夫君可是在东宫门下。东宫乃是未来天子!”老皇垂暮,东宫继位也是迟早之事,晋王还真不足虑。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事情果如何家父子猜测的,家里马场出了事儿,报案之后,衙门的差役便开始上门了,大马金刀坐在何家正堂,提起何家丢失的马群,自述破案之辛苦。何渭出面接待,顺便拿了二十两银子打发了这些人。

崔连浩上任数年,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遇上个财物上贪的狠的,原本跟着前任还有心办案的差役吏胥们也渐渐只惦记着一心捞钱,如今洛阳城人人皆知,遇上官府上门勒索财物,那是比盗匪还狠的。

打发走了差役,何家父子继续派人前去寻找张二,一面让其余店铺庄上的伙计小心应对,别再出现马场事故。

过得几日,张二还未找到,知府衙门的人又上门来了,而这次接待的却是何府的管事,只道老爷少爷都在外面追查马场案犯,数日不曾还家,倒让积攒了一肚皮辛苦话的捕头无处可倒,“查案的事情哪里就用得着何老爷跟大公子呢?有咱们弟兄们在,定然不日就能查明真相!”

管事的奉上茶水,陪笑哼哈两句,茶水换了一遍又一遍,茶叶都无味儿了,衙差坐着无趣,起身要走时,何家管事也毫无眼色,将人送到大门口,绝口不提辛苦费。

衙门这帮人原还当这次钓到一条肥鱼,哪知道总共来了三四回,除开第一次何大公子赏了二十两银子,再去何宅连主家都见不到,只有管事的应付,竟让他们白跑了几趟,心里直骂娘,原本就不是诚心办案,而今竟是连样子也不必做了。

崔连浩也想着,何家损失厉害,总还会备了厚礼上衙门来求他早日破案追回马匹,哪知道何家父子只除了报案当日,此后一个月竟然是半点动静也无,从不往衙门来追问案件进度,心内暗暗生恼。

只他再有一月就要卸任,回京述职,太子那里打点好了之后,不怕再寻不到个好差使。

崔夫人已经开始让儿媳妇们收拾东西,又特特叫了宁景兰过去,先叹了一口气,道:“老爷上任六年,你与二郎成亲也这么些年头了,好歹你嫂子还生了宽哥儿呢,你却连个一儿半女都无,你是怎么打算的?”

宁景兰还能怎么打算?就算是家世高华,可无子却是大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算此事放到圣人面前去,恐怕也没办法偏向她。

“全凭婆婆吩咐!”她低了头,满心的不甘委屈,只恨自己肚皮不争气。

“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又是郡主教养出来的,家教上再错不了的。当初二郎去书院读书,怕他身边只有小厮,照顾不周,我便作主寻了个丫头侍候他,不意那丫头竟然肚皮争气,如今已经生了个儿子,既然不日就要回长安,我估摸站将她接进来做了姨娘,一则二郎膝下有个儿子,你也算是嫡母,不止于让人在背后说你的不是,二则也不好让那孩子跟丫头一直在书院那里住着,总要名正言顺的进崔家的大门,上了祖谱才算的。”

宁景兰便如当头被劈了一记炸雷,脑子里嗡嗡乱响,只觉得数年猜测都成了真,丈夫竟然真的在外面有别的女人,竟是连儿子都生了下来,可他房里不是没有通房丫头,只是后院里的被她压制的死死的,哪知道外面竟然还有漏网之鱼。

那一瞬间她肚里有无数恶毒的话欲骂出口,可是当着婆婆的面,到底还懂得收敛,只想到终于要回长安了,等回到了镇北侯府,自有母亲与外祖父替她做主。

这些年里她与崔二郎之间渐渐冷若冰霜,虽心里还有企盼,可到底也有所察觉。她的面色瞬间变的很难看,到底也只能应了下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