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章 新时代徒木立信(第2页)

“娘,我上山翻地瓜秧去了。”

张晓彤说了一声,拿起用来翻地瓜秧的长木棍就走了。

地瓜藤蔓会生长出很多气生根,如果不及时将其挑起,这些气生根就会扎进土壤里,最终与根部争夺养分,地瓜就会长不大。

所以,就需要时不时地给地瓜秧翻转一下生长的方向。

张大江也背上背篓去林场采蘑菇了。

收购蘑菇的摊位就设在村口的大槐树底下,经常会有村民在这里乘凉,小孩子也喜欢在这里玩耍。

三人原本以为很快就会有人来卖蘑菇,然而直到烈日炎炎,气浪开始在地上翻滚,却仍然没有一个人来卖蘑菇。

只有几个小孩子在不远处玩耍。

三个人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去抓几个人过来问一下,为什么还不来卖蘑菇!

其实村民们也在观望,看看有没有人来卖蘑菇。

他们还是不相信这东西能卖钱。

总担心会是什么陷阱!

三里庄相比山前村和山东头村,要更加贫穷和闭塞,人们的思想也更保守落后一些。

他们不止担心蘑菇卖不了钱,还担心卖蘑菇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便收蘑菇的事情是村干部带人来说的。

谁都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即便是张大江来卖了一次蘑菇,村民也不相信,毕竟他是张大鸣的亲哥。

“大江哥,一共是18斤6两,6分钱一斤,就是1块1毛2。”

宋冠军小心翼翼地数出1块1毛2递给张大江。

这支收蘑菇小队由最年长、细心的宋冠军负责管钱管账。

张大江收到钱十分高兴,立刻就背着竹篓再次上山了。

张大江走后,又是半天没有人来。

“卫星,你赶紧回村,去找三哥来!”

宋冠军觉得再这样等下去,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赶紧吩咐宋卫星回去搬救兵。

宋卫星二话不说,带上斗笠,顶着烈日就往回跑。

赵文牧也没想到三里庄的情况这么极端。

他能预想到的情况就是,一开始来卖蘑菇的人很少,但是只要有人开了个头,很快大家伙儿就会蜂拥而至。

事实上,山东头村的情况确实如此。

一开始只有五六个年轻人来卖蘑菇,而且每个人都只有几斤蘑菇,最少的一个人连一斤都不到。

但是在这些人收到钱以后,其他人也纷纷上山去捡蘑菇了。

就这会儿,赵文燕她们已经要求村民不要拿着一两斤蘑菇一次次的来卖了,让大家攒一下,半天来卖一次。

不然她们实在是忙不过来!

看着宋卫星热得红彤彤,甚至在冒着气儿的脸,赵文牧知道另外俩人肯定也急坏了。

“卫星,没事儿,这事儿不着急。你先回家休息会儿,我过去看看。”

跟赵静说了一声后,赵文牧就跨上自行车来了三里庄。

看见赵文牧,宋冠军、张大鸣都显得很羞愧。

“冠军,啥情况了,还是没有人来吗?”

赵文牧没等他们开口,直接问道。

“三哥,一直没有人来,要不我们再去挨家挨户说说?”

宋冠军、张大鸣商量了半天,觉得除了再去村民家里说一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不用,大鸣,你去小卖铺买三斤糖块来,顺便要几张旧报纸。”

赵文牧把车子推到树荫下,招手示意宋冠军也来一起凉快会儿。

不一会儿,张大鸣就带了糖和报纸回来。

“来来来,数一数,把这些糖分成3o份!”

三人将糖块分成3o等份,用报纸包了起来。

硬糖块是6毛钱一斤,分好后,每份价值6分钱。

“大鸣,拿一包糖过去给那些小孩儿看看,告诉他们一斤蘑菇换一包糖。”

张大鸣拿了一包糖走到孩子们中间,说了几句,又打开手里的报纸展示了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