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 凤台县之战1(第2页)

“只有云梯车随队到达。”

“来不及了,攻!”

“盟主,我愿做先锋,第一个攻上凤阳县城。”王贯三请命。

“好。准你所许!”

“谢盟主。”

“宗禹,组织好中军,随时跟上。”

“叔父,宗禹明白。”

……

“大军听令,前方就是凤阳县城,里面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还有粮食。大家想吃一顿饱饭吗。”

“想,想,想!”震耳欲聋的叫声响起。

“想吃饱饭,简单。只要拿下前面的凤阳县城,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大家自然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听令:第一个登上城者,本盟主赏五百两,杀掉凤阳县令者,本盟主赏五千两。”

张乐行在做最后的战前动员,而他许下的赏金让眼前的捻军士兵一个个都红了眼。

“全军进攻!”

虽说捻军起事没多久,也没有打下什么大城,但是攻打永城也算是有了一些城市攻防经验。

“弓箭手准备,放!”

刚刚成立捻军弓箭手不多,其士兵主要以竹枪为武器,其将领大多选择大刀,有一些将领使用长矛做为武器。

听到命令,两百多名弓箭手在前队战友的掩护之下,朝着城墙上放箭,压制守军。

双方对射中,不停的有人倒下。

“云梯车准备,前进!”

几排穿着皮甲的捻军战士护送着云梯车步步往前。

云梯,绝不是文艺作品中那一架简陋到扛在肩膀上就能跑的梯子,那些都是导演瞎搞。要是采用这种云梯,攻方死光了也攻不上去。

早在周朝时期,云梯便已被明,春秋时期,鲁班对其进行了第一次改进,使其次出现在战场之上。

战国时期,进行了第二次改进,底部加宽加高并且加装了轮子,使其可以移动,梯顶端装有钩状物,用以钩援城缘,并可保护梯免遭守军的推倒和破坏。

唐朝的云梯又比战国时期有了改进:底部进一步加宽加高,云梯固定装置在底部之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设了一具上城梯,谓之副梯,此乃第三次改进。

经过了多年到了床朝后,宋朝在唐朝改进的基础上又改进了一次。主梯和副梯中间采用了以转轴联接的折叠式结构,并在梯底部增添了防护设施用于保护推梯士兵的安全。

经过四次改进后,作战用云梯这才彻底成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