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09 章(第2页)

她亲家母遗弃在家门口的那个女婴,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贺岱岳的手顺着褚归的头顶摸到他的发梢,以往掌下应是一截光滑细腻的后颈,贺岱岳后知后觉,褚归的头发似乎该理一理了。

“我俩是大哥莫说二哥。”

褚归五指抓住贺岱岳的发根,粗硬浓密的头发罩住他的整个手掌。他们在京市医院初见时贺岱岳是个寸头,如今长得能扎辫子了。

“明儿我拿剪刀帮你修修。”

贺岱岳把玩着褚归柔软的发梢,“然后你帮我。”

“你会修头发吗?”褚归拧眉看他,褚医生可是讲究形象的人。

“我会。”贺岱岳斩钉截铁道,“在部队我盘了几百个脑袋,保证给你修得漂漂亮亮的。”

“信你一次,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不会修,给你剪毁了别怪我。”褚归手指并拢做剪刀装,在贺岱岳的头发上比划了一下,“我其实蛮想看你扎小辫的。”

贺岱岳抓住褚归的手亲了一口:“老了随你怎么扎。”

言下之意是年轻时不行,太惊世骇俗了,贺岱岳拉不下脸。

“你莫动。”褚归一个挺身在贺岱岳腿上坐直,“我试试你头发拢起来是个什么模样。”

贺岱岳老实奉献出脑袋,双手扶着褚归的腰,任他拨弄自己的头发,哪怕褚归偶尔扯痛了他的发根,依旧不躲不闪。

额前与两鬓的头发被褚归收拢,他后仰着拉开距离,完全暴露在空气的额头加重了贺岱岳硬朗的线条感,眉眼山根锋利,褚归松开掌心的头发,俯身在贺岱岳眉间叭地亲了一口:“好俊的一小伙。”

“没你俊。”贺岱岳一手按着褚归的要,一手掌着他的后脑勺,压着他垂下头。

翌日褚归体验了贺岱岳理发的手艺,他在部队盘了几百个脑袋的话看来是真的,褚归对着镜子转着脑袋瞧了一圈,清清爽爽整整齐齐。

“不错。”褚归放下镜子,把贺岱岳按到他刚刚坐的小板凳上,“接下来换我给你剪了。”

褚归学着贺岱岳的动作在他脖子上绑了件衣裳,一手捏着发梢,一手使剪。他们用的是潘中菊做针线活的剪刀,贺岱岳磨得刀刃泛光,一剪刀下去毫无凝滞感。

碎发簌簌落下,褚归小心翼翼的,以免剪刀伤到手指,他警告贺岱岳保持当前姿势,严谨得如同在做医学实验。

褚归的速度虽比不上贺岱岳,但胜在稳,首次理发相当成功。理完发褚归翻着贺岱岳的衣领检查了一遍,吹掉扒在他肩颈上的碎发:“好了。”

“你俩能省掉请剃头匠的钱了。”潘中菊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到公社剃一次头五分到一毛,两人一年省的钱差不多够买一斤肉。

贺岱岳拿扫把扫了地面的头发,黑乎乎一层,有他的,有褚归的,他留了一小撮,包着纸卷吧卷吧放到衣柜里,和从褚归那要的几张笔记一起。

过了一周,杨五妹相看的男方上门提了亲,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号。

吴大娘凑了热闹来讲给潘中菊

听,男方来了两个人,提亲的年轻人和他妈,拎了两样礼,极其寒酸。吴大娘形容,杨二奶奶看到以后脸都青了。

年轻人长相中规中矩,高杨五妹半个脑袋,两人站一块,外貌倒是说得上登对。亲家母对杨二奶奶冷脸视若罔闻,视线在杨五妹腰间扫了扫,屁股大,是个能生儿子的。

自从跟杨二奶奶撕破脸,吴大娘便存了几分看笑话的心思,杨二奶奶吃瘪,她非常幸灾乐祸。杨五妹一份嫁妆不陪,杨二奶奶净收六十六的彩礼不知足,挑剔人家的上门礼,活像是一场买卖。

作为被杨二奶奶卖了的女儿,杨五妹帮着娘家数钱,吴大娘最后的恻隐之心摔了个稀碎,且瞧着吧,杨五妹迟早后悔。

与杨五妹心甘情愿跳火坑不同,低眉顺眼了二十几年的沈家良悄然实施着他的迁户搬家计划。

他先是到公社打听了迁户落户的手续,牢牢记下后,夜里悄悄和媳妇彭小燕说起了此事。

“搬家?”彭小燕惊呼出声,沈家良一把捂住她的嘴,竖着手指示意小声些。

“对,必须搬家。”沈家良主意已定,“家里的钱粮全部在我妈手上,你看到了,她不愿意掏钱给长栓治病,我们能找人借一次借两次,但拿什么还?次数多了,再深的情分也借散了。褚医生是个好人,搬到困山大队长栓才能活下去。”

“搬,我们搬!”彭小燕咬牙,为了儿子,她拼了。

“等收了晚稻,我会跟妈他们说分家。”沈家良硬着骨头,彭小燕紧紧握住他的手:“到时候我回趟娘家,请我爸和我哥过来。”

分家不是易事,夫妻俩心里有数,沈家良看了眼睡着的儿子,若非逼不得已,他何苦背井离乡。

在分家前,沈家良若无其事地照常上工。长栓不能剧烈运动,因为曾经出过事,沈家良夫妻不敢放他一个人待家里,每天带着他上工,让长栓在他视野范围内玩耍。

长栓静静地观察着天上的云、树上的叶、地上的蚂蚁,他拥有从任何事物中寻找趣味的能力,外人眼中的他木不楞登的,调皮的小孩嘻嘻哈哈地笑他傻,长栓不为所动。沈家良呵退朝儿子扔泥巴的小孩,长栓抬起头,冲沈家良甜甜一笑。

“要尿尿吗?”沈家良摘下长栓衣服上干枯的树叶,残缺的叶片布满了风雨侵蚀的痕迹,了无生机。

“不要。”长栓摇摇脑袋,拿过沈家良的手里的月亮,对着阳光给沈家良描绘,“爸爸,叶子上有稻田。”

那是长栓眼里的世界,沈家良看不出他所说的稻田,耐心地附和:“嗯,稻田黄了,马上收稻子了。”

十月底,漳怀各公社的晚稻陆续进入了收割期,杨桂平召开了动员大会,晒垫、箩筐、镰刀等等收割稻子的器具一应准备齐全。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