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9章 技术崇拜(第1页)

他们非常清楚,这项技术之所以能够形成突破,宋元之前提供的那些参数才是最关键的。

要不然,按照一个压力参数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论证,那么多的参数,怎么也要三四年。

如果再考虑这些参数的不确定性,三四十年都不见得能够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宋总,试验已经成功,不过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次过来,主要是想跟宋总再请教一下。”

众人坐下,范玉石开口说道。

量子纠缠地应力压实技术现在已经完成了实验室的成功试验。

可实际上,这也仅仅是实验室阶段。

按照一般的技术成果应用来讲,技术的突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先是理论突破阶段。

这一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整个技术应用的第一个环节。

毕竟,这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越是前沿的技术,理论突破这个阶段就越是关键。

尤其是在现在的工业体系下。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能够想到,才是关键。

好在,宋元给他们了完整的理论技术,直接跳过了这一步。

而他们这两个多月的工作,上百人努力的过程,也仅仅是技术应用的第二个环节。

实验室阶段。

理论的创新需要试验验证。

要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在范玉石、毛志涛这些院士的带领下,众人终于有了成果,在模拟的地层环境下,实现了实验室验证的阶段。

充分证明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可行性。

可到了这个地方,也仅仅是完成了两个环节而已。

技术应用最终的落脚点,是应用。

仅仅是具备实验室的成功,只能代表这项技术的突破,却不能证明这项技术的价值。

真正能够体现技术价值的,就是应用。

不管是墨石集团之前推出的噬煤菌转化煤炭采掘技术,还是爆炸轮机天然气电技术,都已经实现了技术应用,所以它们是成功的。

而现在的量子纠缠地应力压实技术,才刚完成实验室验证阶段,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这段路,是这项技术体现真正价值的必经之路。

对于这一点,不管是范玉石,还是宋元,都非常认可。

可现在,摆在范玉石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

宋元之前要求六个月,可是含着技术应用的。

至少,要在现实环境下,根据整套技术体系和流程,明确这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和建设周期等等。

但是,截至目前,范玉石对这个环节还没有太多思考。

没办法,实在是时间太紧张了。

这段时间根本没有时间思考。

现在,突然到了第三个环节,他都有些措手不及,只好带着自己的团队骨干,到访墨石集团,请宋元指点。

毕竟,整套技术都是宋元的。

范玉石非常清楚,宋元心中肯定有些部署,要不然也不会提出这么紧张的时间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