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章 学会感恩与珍惜(第2页)

看似李大娘没有再说昨天汶川大地震的事儿,其实在她拿着捐款箱走出教师的一瞬间,径直走到教室外面的墙壁上,便背对着他们失声痛哭。

尽管她已经很克制自己内心的悲伤了,但还是有些泣不成声。

王静隐隐地听到老师的哭声,想自己出去安慰一下她时,李大娘已经擦干眼泪,重新站起身来,带着捐款箱回到了教职工办公室。

这一天的课程都讲了什么,曲君儒已经什么不记得了,他只记得此后的一个周时间,自己好像都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再一个,生这么大的事情,就算他想好好听课也做不到啊。

孙萌跟其他的同学一样,很努力的掩饰自己的情绪。可她这个周,一下课就来曲君儒的座位前,想从让这儿听到点儿幽默的小故事,来化解内心的情绪,可曲君儒他压根就笑不出来。她或许看到曲君儒不想说,也觉得自己用这种方式无法调节内心的悲伤情绪,只能回到自己的座位,跟李航她们讲自己最近画的画。

当时间来到五月十七日的下午,他们内心压抑的情绪才缓缓释放出来。

新闻上已经将此次地震灾害造成的具体伤亡人数统计了出来:“今天下午五点半,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召开,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第五次新闻布会,通报最新的灾情。截止到今天下午的四点整,四川共生余震五千二百一十次,整体上呈现出有起伏的衰减趋势,到目前,地震造成的死亡是两万八千三百人,受伤十八万八千一百余人,被埋一万零六百余人,其中德阳市死亡一万零二百九十余人,绵阳市死亡九千六百四十余人,成都市死亡四千一百三十余人,阿坝州死亡两千一百四十余人,广元市死亡两千零六十余人,已经从废墟中抢救出三万三千四百三十四人……”

说到后面的数字时,能清晰地听出来主持人已经声音哽咽。

可想而知,此次灾情对群众的伤害有多大,更无法想象这是多少人的家庭破碎,从此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亲人。

曲君儒看着新闻里还在持续不断的播报灾情情况,回到了卧室去写作业,而在他伏案写作业的过程中,一瞬间就缓和了自己的悲伤情绪,虽然无法亲历受灾群众们的心情,但曲君儒应该能想象的出,那是一种很玄的感觉。

十八号,周日,早上还得上学。

曲君儒就已经跟个没事儿人一样,重新振作了起来,早饭还是照样吃,学还是照样上,恋爱还是照样谈。

当他到达学校外南北通透的栏杆处时,清楚地看到同学们似乎也从之前那种很丧的氛围中脱离,露出了如同往日的笑容和亲切的关怀。

就在曲君儒要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了耳中。

“宇子,早安!”

“早安,小萌。”

说完这话,他俩就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并肩走入了教室。

仿佛一天前还困在为灾区群众而悲伤的曲君儒,并不是原本那个很爱笑的他一样,重新焕了专属于少年的机智与阳光。

今早的早自习,老师没有布置课本上的古诗朗读,而是等他们全班同学都到齐了,让他们全体起立。

为此次汶川地震丧生的群众们,默哀一分钟。

这一分钟的时间,曲君儒想了很多,想了爸爸妈妈和姐姐,想了爷爷奶奶,也想了姥姥和姥爷。如果,同样的地震灾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降临到莱州,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否有勇气为自己家人顶起那不可抗拒的灾害建筑?

曲君儒认为,自己会!

即便,自己的力量只够顶起一丁点儿的缝隙,也会将生还的希望留给家人。这无关他们的年龄,只是因为他们是生育自己的人。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有那种顶起塌天大祸的能力,但却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很温馨的家庭,为此曲君儒觉得自己也应该报之以李,这才是自己从实验一小内学到的珍贵知识。

之所以写这章,是因为作者亲身感受过那一个周都特别心痛的感觉,写的时候眼眶还是湿润的。

也许同样会看哭一群人,也许没人会动容,但这确实是真实生在我所经历的那一年,也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不要忘记,爱就在他们身边,请不要忽略家人对他们竭尽全力的爱。

下面的话,送给作者还没出生的儿子或女儿:

茗轩雅音,你们能在这个世界上平安无事的活着,兴许正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无论今后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切记不要骄傲、不要自满、更不要自以为是。你们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及正确的三观,未来才会繁花似锦。

虽然,你们也许还看不到这部小说,可爸爸用过来人的身份替你们实践过了,灾害无情人有情,保持善良或许很难,但不要放弃这个世界的爱。你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亲自去验证,还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的接触过,所以永远都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信心,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被跨过,只要你们愿意相信还有能帮自己的人出现,那Ta就一定会出现!

同样,也给作者未来的夫人说一下:我不知道你今后是否会看这部小说,但请你相信,你没来的这些年,我真的有好好学习该怎么在感情中去正确的爱你。如果你是孙萌,那恭喜你,我爱对了人。如果你不是,那也不需要羡慕她是我的白月光,因为在爱情中该给你的爱,我从来就没遗忘过,一直都在好好保存。请好好期待我们的婚姻,以及与我在未来走过更多美好的岁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