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节(第1页)

其实有他和帝姬撑腰,赵佑媛不需要这么努力的,她只需要应付一下就好,其他人自然不敢有多置喙……她是为了什么?

赵宣的目光穿透众人,落在被一群女孩子簇拥着的谢清琸身上。后者神情还是那么恬淡安静,似乎大厅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凡尘之事,他静静看着就好。

他也在看着赵佑媛,安静地等待。

赵佑媛拿着小提琴,走到了场中。

之所以演奏西方乐器,她心里是经过了明确对比的。

在这种场合弹中华乐器,大概就跟从前出国参加西洋乐器比赛一样,泯然众人,没准儿还被人说意境不到位、指法有问题之类的。

而她能弹的“古曲”,听在这些人耳朵里,估计也是不伦不类。

断代复原,跟一脉相承,那确实不能比。

所以,还不如演奏他们不流行的乐器,唱他们不熟悉的歌曲。所谓,扬长避短。

因为穿越过来以后,她一直没有时间碰过小提琴,所以在选曲上,她也慎重地选择了比较容易演奏但听起来旋律优美的英国民谣。

《斯卡布罗集市》,只要不加技法,就相对容易。

在这个世界,它还算有来历可循,西历十六世纪,中华不管是造船业还是航海技术都是外星人水准,英国的皇家海盗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中华的巨型舰队和逆天的牵星导航技术前,简直如同过家家,被秒成渣,海盗们羞惭得最后都不肯出海了。

而这首寄托思恋的民谣,也随着船员的吟唱,得以流传下来。

这个歌好处就是,大家对它太陌生,她即便唱错了奏错了……别人当场也听不出来。

赵佑媛拿到琴,微微一笑,优雅致礼。

随后,小提琴舒缓悠扬的乐声在大厅里回旋起来,而优美空灵的歌声,也随之缓缓荡开——

“scarboroughfair

wholivesthere,

was……”

陌生的歌词和音乐,带了几分淡淡的伤感,如同静夜下流泻的寂寞月光,朦胧地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这种陌生,不是说没听过,而是,审美观感上的耳目一新。

中华的艺术百花齐放,形式丰富,融合了诸多外来元素。但是,就像上辈子的美国一样,这种“多元文化”是建立在对自己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我尊重你的文化,但你别妄想改变我的文化。

所以,赵佑媛想展示的,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完全不同的,美学风格。

歌声回荡,她的目光在场中众人身上扫过,看着他们认真聆听的神情,心里知道,自己这首曲子,选对了。

这种民谣不在于它对唱功的要求,而是,这是体现西方乐律美学的西方音乐常用调式歌曲。除了专业为皇家演出的西方歌舞团,整个世界上,会用西方常用调式作曲的人,已经不多了。

所以它已经变成了“西方民族音乐常用调式”==

文明是一种风向。而文明的没落就像大厦倾颓,一旦衰弱,就会被摧枯拉朽抢占领地,而想要再迎风起航,就非常非常难了。

因为继承文明的人类,是最健忘的物种。

赵佑媛的灵感来源于,上辈子的英国上议院演出,一位来自中国的二胡演奏家惊艳了全场。可二胡在当时国内的地位,和小提琴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