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节(第1页)

“我之前去查分顺带就把你们的给查了,你考的还不错,有四百七十多分,不出意外地话应该是前三名。”

柳安把自己的自行车交给张孝正帮忙推着,从包里摸出一张纸来递给他。这纸上面不仅有张孝正的分数,还有南山大队的人的分数。

张孝正单手接过这张单子,拿在手上细细的看了两遍,低声的说道:“多谢了。”

“你报的什么大学啊?”

“都是北京的。”

张孝正敢报北京的大学那是因为人家有实力,柳安也不敢吐槽什么,只是全部都报北京的确实有点冒险了,“你家是北京的?”

“我爸的工作在北京。”

“你还是要注意一下政审的问题,跟队上的干部好好交流一下。”柳安也不好打听他张孝正家里的情况,只是委婉的提了一下。

“政审是没问题的,我爸是金属研究所的研究员,只是我母亲那边的身份有些问题,不过她已经去世了,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影响了。要是还不行的话只能多费些劲,让我爸推荐我去考研究生了。”

张孝正自嘲的笑了笑,虽然路不止一天,但是都不好走。要是他考那样的分都还不能去读大学的话,那就说明政审还是十分严格,这样的话,去报考研究生也比较麻烦。

现在报考研究生的途径也比较多,要么是具有大学的学历,要么又有一定的特长由单位推荐,要么就是张孝正说的,有专家推荐有研究才能的青年去参加考试。像后面两种没有大学学历的人,都必须参加考试才可以。

“你这个情况应该是没问题的,上面都说了主要看自身的政治素养。你这个分数这么打眼,要是他们没录取就太明显了。”

“希望吧。”

柳安和张孝正的谈话过了一个多月,两人的通知书就下来了。不出柳安所料,两人一个华大一个京大。柳安的是京大的国民经济学,而张孝正的是材料学。柳安根本就没有选那个专业,或者说她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专业,想来是专业调剂的结果。

随着录取通知书下来的还有入学须知,各个大学的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把该交代清楚的都给交代了。

开学的时间是在二月末,必须得把各种东西带齐了才行,说起来入学通知上就几点,但是办起来也要费些时间。报道时必须带迁移证和粮油关系迁移证及商品供应关系,而且这些东西必须有单位签字盖章。因为柳安既不是团员也不是党员,还少了些步骤。

柳安作为一个临时工,福利待遇也要少一些。国家职工在校期间也照常算工龄,而且满五年工龄的国家职工由单位照常发工资,只是毕业以后也要回原来的厂里。其他学生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每人每月交纳伙食费15。50元。经济困难的学生也有办法,跟着入学须知的还有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由学生家长所在单位填写加盖公章后,于开学前寄来学校以便做好评定工作。满五年以上工龄的学员也要自带教材费10。00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