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节(第1页)

赵菁实在被老太太这活络心思给打败了,她是去办事的,又不是去玩的。更何况赵菁虽然不知道这韩妈妈一心想过去是个什么心思,但她压根不想去查他们府上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乱账,她只把自己要办的事情办完了,绝对不会多生半点事端的。

“既然老太太要去,那我到是不用去了,反正也就那么一点事情,谁去都是一样打理,侯夫人还在灵堂躺着呢,总不能家里连个管事的人都跑没了,万一还有什么人过来吊唁,到时让人看笑话了。”赵菁不急不忙的开口,嘴角似乎还带着淡淡的笑意。

徐老太太一听这话,立马蔫巴了,她方才一时念着老姐妹就没想到这一层,死人还躺在家呢,难不成她就要逛亲戚去了?徐老太太一下子就为难了起来,只尴尬笑道:“那还是麻烦菁姑娘带着张妈妈去吧,我和韩妈妈在家里料理。”

赵菁见把徐老太太劝服了,也松了一口气,外头太阳已经很高了,便起身告辞道:“那我先去前头了。”赵菁说完,又往张妈妈那边看了一眼,继续道:“张妈妈随我来吧,我还有些事情要请教你。”

张妈妈连连说不敢,同老太太福了福身子之后,便跟着赵菁出来了。

到了松鹤堂门外,张妈妈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赵菁说:“菁姑娘,其实家庙哪里,我是不怎么熟,上回您刚来的时候,也是韩妈妈先去那边安排的事情,我去就去吧,只怕拖了你的后腿。”

赵菁见她这样谨慎小心,倒是笑了,她有皇命在身,料想那些下人也不至于连这个眼色都没有。赵菁之所以想带着张妈妈在身边,其实也是想随便打听几件事情,她虽然不八卦,但最起码的好奇心还是有几分的。

“二姑娘的身世,我昨儿也听你们府上的婆子闲唠嗑知道了,只是还有些不太明白,老太太怎么就那么喜欢大姑娘,按说二姑娘才是老太太的亲孙女,我一个外人瞧着奇怪,只怕外头的人知道了,就更奇怪了。”

其实这事情赵菁依稀也知道一些,说是孙玉娥的父亲是为了侯爷死的,所以老太太才坚持让侯爷认了义女,可再多的,赵菁就不知道了。但徐老太太这样疼爱孙玉娥,应当是在认义女之前就很亲厚了。

“姑娘才来不久,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我们老太太和大姑娘的亲祖母孙妈妈从小是好姐妹儿,我们老太太爹娘死的早,从小住在了孙妈妈的家里,这才认识了老侯爷,老侯爷那时候不过是跟着先帝的小兵,和老太太圆了房,就打仗去了,一直到后来老太太生下了胜哥儿,老侯爷这边又建了府,这才把老太太接了过来。可谁知道就在侯爷把老太太接过来没多久,军队就打到了孙妈妈的老家,孙妈妈一家人死的死,逃得逃,孙妈妈就落难了。老太太便求着侯爷把孙妈妈给救了出来,后来侯爷就把自己的一个副将介绍给了孙妈妈,没几年那副将也死了,孙妈妈便带着三个孩子,一直住在了侯府。”

赵菁听到这里,略略也有些明白了,徐老太太虽然不怎么聪明,却是实打实一个善良的人,对于当年的收留之恩一直记在了心上。所以才能对孙妈妈的孙女视如己出一样,其实也是一种报恩吧。只是……因为这样一个姑娘反倒远了自己的亲孙女,赵菁多少觉得有些不值得。

张妈妈瞧见赵菁轻轻的摇了摇头,便好奇问道:“菁姑娘难道不信老婆子我说的话吗?”

赵菁笑着道:“不是不信,只是觉得如今像老太太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倒是不多了。”

张妈妈听了这话就又叹气:“老太太想报恩,办法多的是了,只是如今把大姑娘养得这般娇惯了,只怕将来反而害了她呢!”

赵菁听张妈妈这话,倒是有些见识的,话虽不多,但是句句在理,便又问她道:“你说你是老侯爷立府的时候,先帝赏过来的,那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下人吧?怪不得懂这些道理。”

张妈妈闻言,顿时觉得得了知己一般的,只忙点头道:“府上好些上了年纪的下人,都是前朝锦安侯家留下的,这武安侯府,就是前朝的锦安侯府。”

赵菁心下已经了然,也难怪张妈妈争不过韩妈妈,像她们这样在大户人家当差的下人,最重规矩,处处都不能逾矩,可偏生如今的武安侯府,哪里有规矩可言,她一个老妈妈,虽然知道规矩,奈何徐老太太不给她立威的机会,她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不过这些事情,似乎又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赵菁心里终究是叹了一口气,看来徐老太太喜欢孙玉娥这件事情是很难改变了,有孙玉娥在,徐娴实在很难上位,况且她的生母,的确又是这样的身世。

“张妈妈,二姑娘瞧着可怜见的,这些年,你没少暗地里疼她吧?”像张妈妈这样大户人家的下人,做事都是很懂分寸的,若是明着帮徐娴,只怕越发不得孙玉娥那些人的待见,如今赵菁见徐娴不过得虽然不好,倒也没至于被欺侮的太可怜的样子,想必也有这一位的功劳了。

张妈妈得了赞赏,心下有几分安慰,只是一想到将来徐娴终究还是可怜,便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其实侯夫人虽然在老太太跟前不得宠,对娴姐儿倒是很和气的。”

☆、第0017章

徐娴已经十三岁了,这个年纪若是性子有些急的人家,只怕早已经定下亲事了。所以徐娴迫切的需要一个疼惜自己的长辈,将来好为她的终身做打算。瞧着徐老太太这架势,怕是指望不上了,但若是有一个心疼自己的婶娘,那徐娴就有指望了。

怪不得侯夫人死了,徐娴这样伤心,其实即便她没有想得这样深入,哪些人真心对待她,她还是分得清楚的。

张妈妈叹了一口气,侯夫人死了,侯爷怎么说也要隔上一年再娶亲,到时候徐娴就十四岁了。还不知道将来娶进门的,是个什么样的人,若是太年轻不厉害的,怕也只能像前头一个一样,斗不过孙玉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罢了。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外院,赵菁也没有功夫去想徐娴的事情了。院子里依旧是和尚们念经的声音,赵菁进了院子,才瞧见昨儿去了的沈从才坐在厅里头。

沈从才看见赵菁进来,急忙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迎了上去。一旁的小宫女也迎了上来道:“姑姑,这位沈大人是过来送银子的。”

赵菁端然的朝着沈从才福了福身子,话还没说出口,心里倒是有些不明白了,正要开口发问,那沈从才只先开口道:“我昨日回了衙门,才知道原来摄政王早已吩咐过,已经预先支了一万两的银子出来,是专门留给武安侯办丧事用的。曹大人看了姑姑的账本,也说做的清楚,只是省俭了点,朝廷再缺银子,也缺不了这些,今儿就让下官给姑姑送了过来。”

沈从才说完,就从袖中拿出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双手奉给赵菁。

赵菁想接,却又不想接。武安侯夫人的丧事,论规制排场,绝对算不得俭省了,而朝廷如今正是缺钱的时节,这一万两银子虽然不多,却也可以买上几担军粮。银子送了过来,想花自然也能花掉,但没有这个必要。若是给了武安侯老夫人呢,只怕一眨眼,又落到了孙玉娥那群人的手中。

“替我谢谢曹大人,只是这银子,我便替老太太做个主,就不收了,若是曹大人一定要给的话,就把这一万两银子,直接归到给侯爷的军饷中去,虽然不是什么大钱,好歹买几担粮草。”

“这……”沈从才不过就是替人跑腿办事的,但自从他接了这银子,却也明白曹大人的心思,既然是摄政王亲自嘱咐的,这银子肯定是要给赵菁的。只要银子给了出去,她到底怎么花,那跟户部就没有半点关系了。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一样的一件好事情,可赵菁偏偏就不要,沈从才不得不佩服起赵菁的气节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