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章 郡城扬名(第2页)

考试前的几天,周柏没有闭门读书,而是主动参加同期考生组织的文会、诗会。

在凭借不凡的谈吐和几短诗后,周柏声名鹊起,于郡城有了一定名气。

这几短诗流传到郡城中的举人进士耳中,一口断定都是红诗,并且有家族拿出特殊器物检验文气,最后有诗测出一线峥嵘金气。

虽还是红气诗词,但已有了金诗气象,如果给多些时间去作诗,说不定真有金诗出世。

更多人听闻平苍县童生榜的才气,纷纷邀约,就连几个青楼也传出某某名妓想共度良宵的传闻。

周柏当然知道这名妓不过是求诗博名,自是没去,安身立命他可都还没做到。

考前最后一场诗会在北安城郊三十里的沧澜亭,此亭历史悠久,造型别致古朴,高高耸立,远远看去还以为是一座楼。

就连沧澜亭坐立的山也因此得名亭山,不过说起来也算是互相成就,这亭山背倚潺潺溪流,山峰秀美挺拔,来游玩之人无不赞叹。

周柏拾级而上,望着不远处的高大亭楼,心里默默盘算。

前面几天的扬名铺垫,就是为了让举办亭山诗会的人邀请他,这里事关一桩记忆中的机缘。

望气术不能观自身气,周柏便以气运天书第一页的人影时常自观,从县试后,他的外运就一直在减少。

就算有童生榜带来的气运加身,他如今的外运中也已没有一丝红气,第一根气运线香的功效消耗殆尽。

周柏可是打听过,北安郡的几家郡望都会有嫡脉参加郡试,再加上其他各县的县豪嫡脉,他的气运只能位居底层。

县气为红,郡气为黄,那几个郡城天才哪个不是气运之子。

一根气运线香能让他勉强拿个县试榜,却不代表两根就能冲刺郡试案,没有青文榜前十都难。

青文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给你题目都难写,周柏两世积累也不能保证一蹴而就。

何况读书人的才气有限,写出一篇青文往往需要积蓄很长一段时日,他还想靠青文冲击举人进士,哪能随意透支才气。

童生、秀才还不会涉及道经,可乡试考取举人就增加了道经解读,再到进士更是通篇考道经。

这便是先道后法,先学大道再学具体法门,进士一旦开始学法,往往会在数年之内修为大增,过道门学了几十年的道士。

沾染了道经内容的青文,能帮助他修行,周柏不想涸泽而渔。

沧澜亭里面人影绰绰,琴声袅袅,俨然聚会正热闹。

周柏没有马上进去,而是停在一块石碑前,看起了这沧澜亭的记录。

大旭元光十五年,兴武伯立亭于此,告祭亭山山神,护佑桑梓,兴盛武风于北安……

兴武伯,开边功臣,崇尚武道,立亭拜神是想在北安郡兴武?

周柏哑然,结果现在这沧澜亭却成了文人雅士聚会之所,兴武变成了兴文。

“哎,我们的周大诗人来了,来来,给你们介绍下……”

ap>11o。htm1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