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四章 接机三人组(第2页)

这1。8亿的利润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应收账款。

这也是为什么,开工厂富起来的那一拨人,生活都比较节俭。

买锁的人可以欠工厂钱,工厂却不可能拖欠工人的工资。

所以开工厂,有很多都是被应收账款给拖死的。

所以,收购的价格,也不是根据年利润的十倍来算。

按照几千万的年利润来算,18亿的收购价格,就是个非常不合理的天价。

但锁厂,是重资产的实业。

这18亿里面,还包括工厂里面的生产设备,以及厂房和土地。

这些,其实才是工厂主真正的“底气”所在。

一家It公司要是倒闭了,很可能一无所有。

一家工厂就算经营不善,剩下的资产也还是可观的。

这么算起来,18亿的这家价格,就是双方都比较能接受的合理范围。

这个价格,涵盖了国内的全部三个锁厂。

出事的土耳其工厂,本来也不在出售的计划里面。

所以并不会对国内工厂的总价值,产生多大的影响。

只是,为了善后,除了搭上马尔丁工厂的所有资金和设备之外,国内的工厂,还搭进去了三个亿。

这样一来,工厂的价值,就降到了15亿。

缩水是肯定缩水了。

从大局上来说,影响并不大。

原来想要联合收购的,现在仍然保有强烈的意愿。

只是,没有了土耳其工厂后续的稳定现金流,再把国内工厂卖了做智能锁品牌,就会束手束脚。

斐一班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经过两个月的研究,他觉得后续现金流并不是问题。

他只要把前期做好,把故事讲好,然后进入资本市场。

融资,Ipo,上市。

再之后,品牌推广和打广告的钱,就来自广大股民了。

哪里还需要像韩女士和斐厂长那样,做任何事情,都自掏腰包。

斐一班和很多厂二代一样,都有一个上市的梦想。

反过来,有这个梦想的,就不仅仅是广大厂二代。

稍微积累了一点原始资本的男性,多半都有这么个梦想。

哪怕一直负资产的,也有同样的梦想。

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却凤毛麟角。

然后就有一批又一批的男性同胞,原本经营得好好的企业,死在了奔赴这个梦想的道路上。

韩女士和斐厂长,是不喜欢上市这么“务虚”的事情的。

他们不懂,也不想。

可现在这么个情况。

比起继续守着三个锁厂,在夕阳产业里面苟延残喘,怎么都是把智能锁这个朝阳产业给做起来,更符合时代的脉搏。

这两个月,斐一班是真的一天都没有闲着。

不感兴趣是一回事,一旦有了兴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对做锁厂的二代没有一点兴趣。

要是换成做上市公司的任ceo,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到时候,每年收入太多,又不准备分红的时候。

就学学朋友圈里那些家里都是上市公司的小伙伴。

那些赚的少的公司都可以买游艇抵税,他赚的多,肯定可以买赛车抵税。

诚然,道路是弯曲了一点。

但谁敢说曲线救国不是真正的救国?

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有15亿的启动资金,还怕做不起来一个品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