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7 第 27 章 我与姑娘一别三秋想不(第2页)

阮晓露:“……”

这帮人不能好了!

火急火燎之际,客馆房门大开,一个老太太撑着门框立定。

“都给我住手!”阮婆婆竖着眉毛喝道,“一群没出息的东西,你们爷娘养你们这么大,就是为了让你们在这丢人现眼的?小二小五,小七,既然要当好汉,就拿出点好汉的胸襟来!休要一天到晚扯什么鸡毛蒜皮!还有你们,你们,刚活到嘴边长几根毛的年纪,为着屁大点事,不把自己的小命当命,刚才要是淹泊子里上不来,阴曹地府里如何有脸面见祖宗?嗯?!都给我散了!回去想想,自己究竟为什么上这个山!”

老太太的身躯颤巍巍,在一群壮汉中间,好像老虎群里一只病猫。

但她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喽啰们先后爬起来,面带愧色,许是想起了自己入土多年的老娘。

有几个人手里还抡着棍棒板砖,面对老太太,连忙丢地上。

阮婆婆话说多了,一个劲咳嗽。阮晓露连忙递一碗热水。

“娘,您怎么出来了……”

“傻闺女,”老婆婆瞪她一眼,“大冬天的哪来冰雹?”

阮晓露顺势赶人:“都散了都散了。让晁天王知道闹笑话。”

阮婆婆还不消气,把三个儿子灰头土脸训了一通,才气鼓鼓地回房睡觉。

三阮这时候也冷静下来了。阮小五铁青着脸,朝泊子里一指。

“都是因为那运鱼船,害得俺们兄弟生嫌隙。妹儿,以后别卖鱼出去了,那船收回来。咱也不缺这点衣食。”

阮晓露着急:“不是一点衣食的事,咱们总得跟外界有点交流呀!你忘了上次闹时疫,全山买药……”

“真到那时候再想办法。再说,不是挖出来金子了么?咱如今不缺钱。”

阮小二拍拍她肩膀,声音浑厚。

“就是。留着这船,好处没几样,平白遭人说嘴,白担个自私自利的虚名儿。妹儿,你要看开点,休要为了一条船,堕了我们水寨英雄的威风。”

阮晓露:“……”

还挺会上纲上线的啊?

阮小二拍板:“回头叫朱贵酒店里派个人通知李小二,就说天气冷,叫他别等咱们的船了。还有,明儿上聚义厅宣布一下,咱们阮氏兄弟向来秉公,这一次也明明白白,谁也不给他搞特殊对待。”

阮晓露朝她哥使劲翻白眼。阮小二装没看见。

梁山唯一一条对外物流通道,就因为一场群架,被迫关闭。

她换上新做的越野跑鞋,踏着一地狼藉,爬上山坡。

“军师?军师在吗?”

*

草亭内,冷风吹,纸扇摇,吴用笑得有些扭捏。

“真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与姑娘一别三秋,想不到在此处狭路相逢,真是缘分哪。”

说起来这缘分可不浅。吴用年轻时在石碣村设馆教书,那时候阮家兄弟都是半大小子,读书当然是不会读的,但村里来了新先生,肯定是要抱团欺负一把,给个下马威。

眉清目秀的吴学究吃了几次亏,不是书本上被画乌龟,就是学生被勒索铜板,很是头疼。

但是这先生不简单,他暗地里接触三阮手下的小跟班,许以零食劣酒,居然拉拢了好一批人。某日阮氏兄弟再次登门捣乱,被身后小弟集体背刺,吃了有生以来最大一个亏。

三兄弟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他们重新横着出门那天,整个石碣村人心惶惶,好心人赶紧去通风报讯,让吴先生躲远点。

事实证明,好心人的格局小了。三阮在书塾门口规矩等到下课,然后邀请吴用一起喝酒,约定:苟富贵,勿相忘。

后来吴用搬去东溪村,但逢年过节还是会去石碣村找阮家兄弟喝一顿酒。只不过后来三阮的名声越混越响,不是被通缉就是在跑路,时常找不到人,跟吴先生也有两三年没见。

直到晁盖招募人手去劫生辰纲,吴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兄弟。

勿相忘嘛。

……

吴用看着这位被无辜牵连上山的小妹妹,还是笑得有点心虚。

“想当年哪,我与你家二郎五郎七郎,那是生死之交……”

“甭叙旧了,我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有个事。”

阮晓露不见外,扒拉开军师书桌上的笔墨,找到一盘子熏肉干,咬一截在嘴里。

“啊呸呸呸,这是谁的手艺,”她皱眉,“有家老王酱肉,先生尝过没有?就在东溪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