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66 章 永恒(第1页)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审讯室墙壁上这几个字忽然给了冯良康活下去的希望。

心理防线全面突破的冯良康为了免于死刑,拼命地剖析自己。

瑞森是什么人,联系方式如何,给了多少钱,见过几次面——先前让赵向晚团队寻找了一个多月都没有一丝消息的引线,终于有了重要突破!

在供出一大堆犯罪事实,冯良康顺带牵连出一连串与他勾连的政府官员。

工商局、卫生局、食药监局、报社……

要抓的人太多,祝康写得手发酸。

朱飞鹏在一旁听着,内心既激动又疑惑。

激动的是,一桩大案就这样破获。

疑惑的是,赵向晚到底是怎么判断吴瑞森是境外杀手,又是怎么让冯良康相信吴瑞森已经抓获的?照片是季昭画的,唯妙唯肖,这一点朱飞鹏没有怀疑。可是,那段录音是怎么回事?赵向晚先前并没有准备这段录音啊。

等到审讯结束,冯良康在笔录上乖乖签字、摁指印。

朱飞鹏走出审讯室,还在走廊站着,便一把拉住赵向晚问:“老大,你这录音机?”

赵向晚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

录音机里,来来去去只有一句话:“是,我在酒店见到冯先生……”

“噗——”地一声,朱飞鹏惊掉了下巴。

“你这?”

赵向晚知道他想问什么:“放心,冯良康不跳起来,我也会借机按停。”

朱飞鹏满心的疑惑,依然没有得到解答:“你怎么知道引线人在国外?又怎么知道他们是在酒店碰的头?冯良康根本没有说啊。”

赵向晚很淡定地说:“既然国内找不到人,那有可能在国外,我就问了问。你留意到了冯良康的表情变化了吗?”

朱飞鹏拿起自己做的笔记,连连点头:“对,你一开始和他聊姓名、公司名称,让他放松戒备,也试探出基线反应。当你突然问起他是怎么联系引线的时候,冯良康下意识地咳嗽了一声。紧接着,你说这个杀手组织不在国内,他的右边眉毛动了动,眼周肌肉痉挛,这代表紧张,对不对?”

赵向晚赞许点头:“对。”

朱飞鹏一拍大腿:“厉害!你这脑子,怎么就转得这么快?只是两个问题,你就确定了冯良康与引线有接触,并推测出引线人在国外。”

赵向晚道:“在此之前,冯良康身边并没有蹊跷的车祸事件,这说明引线与他是第一次合作。良而康食品公司此前也没有曝出与黑。道有联系,那他是从哪里找到这么一个以制造意外来完成谋杀任务的团伙?”

朱飞鹏眼睛一亮:“出国,偶遇?”

赵向晚看了他一眼:“出国住哪里?能够在哪里偶遇?”

朱飞鹏反应很快:“酒店。”

赵向晚指了指他手里拎着的录音机:“对啊,所以我刚刚出去,让同事录了个音,兵不厌诈嘛。”

朱飞鹏内心的敬仰之意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现在说出来容易,但要精准判断,步步为营,引出冯良康的实话,那一点错误都不能有。

哪怕现在朱飞鹏知道答案,让他来主持审讯过程,也做不到赵向晚那么笃定、冷静。

朱飞鹏想到什么,立刻就会表达出来,立马开始拍起马屁:“老大,你刚才问话的时候,气场真是太强大了!冯良康节节败退,终于说了实话……”

赵向晚打断了他后面的夸赞:“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吧?”

朱飞鹏立定,抬头挺胸:“是!收集证据。冯良康办公室里的名片,所有的通信记录,转账记录,并与M国警方联系,抓捕引线。”

赵向晚点了点头:“很好,去做吧。”

良而康食品集团公司生产、销售毒奶粉一案已经查明;

冯良康雇凶杀人情况属实,证据确凿;

可是追查引线,却困难重重。

M国警方不太配合,效率低下,三个月之后才有反馈消息。

核实情况,上门实施抓捕时,吴瑞森一家三口早已离开原本住了十几年的出租屋,不知所踪。

唯一能够提供给省厅的消息,是关于瑞森的一些基本情况。

引线,本名吴瑞森,M籍华人,并非他对冯良康所言的大学教授,而是威尔顿酒店的一名普通清洁工。女儿吴莉莎,性格内向,小学一年级展露出惊人的数学天赋,老师带她进行智商测试之后,建议送M国天才学校就读。

吴瑞森却以自闭症为由,拒绝学校要求,自行在家教授女儿。

吴瑞森为人低调,妻子是家庭主妇,一家三口全靠吴瑞森的收入生活,日子过得很简朴。

吴瑞森与妻子姚茉是1983年走探亲路径来的M国,1984年初姚茉生下女儿吴莉莎,1985年拿到绿卡。资料显示,吴瑞森出国之前是京都的一名大学教授,做基础数学研究。没想到出国之后学历、职称全都无用,只能当一名酒店保洁员。

星市公安局投入大量警力,对吴瑞森出国前的大学进行走访,对他与姚茉的亲戚朋友进行调查。

大多数人都说吴瑞森性格不合群,清高傲慢,经历十年运动之后,很偏激,经常骂政府、批制度。他妻子姚茉是他下乡当知青的时候认识的农村姑娘,很朴实,以他为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