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六章 戴原礼(第2页)

何夕还没有想起来什么。这老者向朱元璋行礼说道:“好朽代表恩师谢过陛下。恩师如果在世,知道陛下之言,也定然感激涕零。”

何夕这才想起了,什么是金元四大家,这个概念还是他告诉朱元璋的。但是他也只是写小册子的时候,提了一笔。也仅仅是金元四大家的名字而已,至于他们到底对中医做出了什么贡献。

何夕是不知道的。

但是朱元璋不一样,前文说过,朱元璋对小册子是反复阅读,对何夕来说,关于金元四大家,只是提了一笔。但是朱元璋就让人将四大家的生平,全部收集起来,过了一遍,甚至这四大家的医书都放在朱元璋的案头,有时间抽着看几页。

金元四大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也就是朱丹溪。朱丹溪去世最迟,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多年,而戴原礼就是朱丹溪亲传弟子之一。中医的传承是有一点像武侠一样,名医的徒子徒孙都比不上名医,而名医亲手调教过的弟子,比再传三传厉害,也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当然了,等有一个人,学些数家所长,自成一派,定然是越前人的。然后他的弟子们,又会重复之前的路线。

大抵是中医是经验医学,经验这东西,只能亲手调教,隔了代就很难传承了。

此刻何夕仅仅是知道戴原礼是朱丹溪的弟子,却并不知道,历史上的戴原礼乃是朱元璋的贴身御医。在洪武十九年,也就是四年后,朱元璋大病一场,御医都不能治,戴原礼治好了。从洪武十九年到朱元璋去世,戴原礼一直负责朱元璋治疗。

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御医之一。

“不去管什么药不药的,让戴神医治吧。”马皇后忽然声,说道;“就是我说的。何夕你有意见?”

何夕哪里敢有意见,说道:“母后说的是。戴神医我是信得过的。”

马皇后这样说,朱元璋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戴原礼原地不动,说道:“已经用过药了,且等一个时辰,有一身大汗之中,再用药不迟。”

何夕头中嗡嗡的,暗道:“你们都已经做了决定了,还问我什么?”何夕看向朱元璋,朱元璋眼睛余光放在了马皇后身上。何夕心中一动,这才明白。朱元璋从不是为现在犹豫,而是担心马皇后的病情。

马皇后却不知道,她此刻厉声说道;“雄英好了之后,就让他来坤宁宫,我来养。你们都不要废话。”

马皇后之所以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

她此刻正暗暗恨朱元璋,心道:“有些事情,即便心里想,也不能说出来啊。”她不觉得朱元璋没有这个脑子,而是朱元璋从来不在意这些问题。

朱雄英的病,到底与吕氏有没有关系。

马皇后不知道,她没有证据。但是她心中也知道,对付孩子的办法,很多时候也没有什么把柄留下来,小孩子体弱,多让他吹一阵风,多泡一会水,说不定就生病了。这怎么查?

查不出来。

不过,马皇后内心深处,不认为吕氏会做出这样的恶事。

毕竟吕氏选出来母仪天下,在各方面都很好的。最少在马皇后面前是一个乖孩子。但是马皇后见惯了人世间各种伎俩。也不敢完全确定。

但是而今都不重要了。

在宫中的人,哪一个不是心里有一千八百个窟窿眼。今日朱元璋这一番作。很多人都品出味道了。吕氏也是,此刻吕氏梨花带雨,不敢说一句。原因很简单,身处嫌疑之地,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甚至不开口也是错。

做什么都多。

朱雄英即便病好了,这一件事情也过不去了。

吕氏今后会怎么对朱雄英?或者说,其他想要对付吕氏的嫔妃,对朱雄英下手,岂不是最方便不过了。

这孩子在东宫不能待了。

只是马皇后这一番话,在朱元璋哪里是过不去的。朱元璋说道:“不行。”

朱元璋其实并不在乎朱雄英养在什么地方,养在马皇后宫中,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但是,马皇后的病从来是朱元璋心中的一根刺。他放不下,养孩子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如果因此让马皇后病更重怎么办?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